本书的看点 之五

绝学斋主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09中文网 www.09zw.com,最快更新高中啊高中最新章节!

    我写字的习惯,本来就很“各色”。

    就爱把最想说的关键“答案”悄悄咪咪地写出来,绝不煽情,更不“划重点”。

    有这样叙事习惯的文字作品不多,歌曲倒是一抓一大把。

    最典型的当属罗大佑的《是否》,激情澎湃的“副歌”啰嗦什么:“......~多少次的寂寞挣扎在心头~......~多少次我忍住胸口的泪水~......”

    我坚信这些都不是罗大佑想告诉听众的,最想说的那句话,恰恰用了最“低调”最平淡的音符:“~情到深处人孤独~”。

    后来听到很多其他人的改编翻唱,一听到翻唱者把这句“~情到深处人孤独~”强调得声情并茂,我就会扼腕叹息。

    所以我多次劝我为数不多的看官们,说:得慢慢读啊,别怕啰嗦......

    你看得过瘾的部分,说不定没什么“营养”,时不时冷不丁冒出来的那几个字,才是我最想说的话......

    顺便再说说一些其他事。

    文中我还会故意淡化一些......怎么描述?“矛盾”?不妥,十几岁的孩子能有多少“矛盾”?就算“拧巴”吧~

    淡化过的“拧巴”一,人物与人物之间的“拧巴”。

    包括父子之间、同学之间、师生之间......

    淡化过的“拧巴”二,人物与自身的“拧巴”。

    心智的日渐成熟,又还没“熟”透,又正处反复无常的叛逆期,更不敢“强调”这些“拧巴”了......

    淡化过的“拧巴”三,人物与环境之间的“拧巴”。

    家庭环境、校园环境、班级环境以及社会上的“潜规则”......

    还有就是,最近的这些年间,我们的中考和高考政策,几乎每年都在调整。听说2021年开始,将有一半左右的初中生读不了普通高中,只能上职高,而且不准“复读”......小小的中学生,早早就开始了与“政策”环境的“拧巴”,真真有趣。

    别指望这些“拧巴”会“拧巴”得多么深刻,中学生就开始“深刻”了,他们到了大学,进入社会,还不得“上天”了?

    题外话:

    今年我一位兄弟的女儿中考,分数差分数线2分。如今公立学校的中考政策,严肃、刚性,有钱没分数也不给你读。最终,朋友选了一所相对比较好的私立高中,缴了一年三万多的这费那费,三年高中至少得花个十万......

    朋友五十岁出头了,家里亦非大富大贵,想到未来孩子的大学、就业......我们就只觉得朋友最近的酒量见长......

    想想文中李豪歌中考时,差分数线好几十分,只交了五万多的这费那费,就读到了心仪的学校......一家人还“拧巴”个没完没了,现在回过头来,就没事偷着乐吧。

    好歹十年前,这费那费的一交,还有公立的好学校可以读......